top of page
Header_2.jpg

郭旭達

SHIDA KUO

Top

體會  尋思  解碼

郭旭達的作品主題不是現實世界中可見的造型,但它們都具有某種似曾相識的特質。

有的作品讓人莞爾一笑,有的兀自沈靜地存在著,有的又像某次的靈光乍現──

作品像是抽象思緒的立體化身,或散落各方的一抹情緒,邀請我們去體會、尋思或解碼。

誠品畫廊執行總監趙琍談郭旭達作品

他不講求觀念的大鳴大放,而是以內斂沉穩的氣質在每件作品構築安靜自得的宇宙。

郭旭達以最低限的方式表現造形,在造形之內融合豐富的精神性,

這大概是多數觀眾最能心領神會的特質。

Artwork Square_0006_Untitled 16-03.jpg

郭旭達

無題 16-03,2016

陶、金屬釉H 27 x 27 x 29 cm

SOLD

Artwork Square_0010_Untitled 17-01.jpg

郭旭達

無題 17-01,2017

陶、金屬釉H 26 x 26 x 36 cm

SOLD

Artwork Square_0000_Untitled 13-14.jpg

郭旭達

無題 13-14,2013

白陶、金屬氧化物 H 25 x 31 x 25 cm

SOLD

Artwork Square_0009_Untitled 17-10.jpg

郭旭達

無題 17-10,2017

陶、金屬釉、金屬氧化物 H 26 x 34 x 26 cm

SOLD

在幾件於2013至2017年間所製作的小型陶作中,最能看見郭旭達如何透過「離形去知」的概念,

將造形還原至最精練的狀態。他不僅追求造形的簡樸,也透過塑形的技巧,將個人意識在創作的過程中不著痕跡地融入。

可以說,相較於西方雕塑傳統特別強調知識與觀念,郭旭達追求的是存於寫意與留白間的自由,

以及返璞歸真的寧靜平和,而這些必須透過去除雕塑與生俱來的目的性與功利性才得以獲致。

底文.jpg
紋路_Wix.jpg

郭旭達的雕塑,

同時要求西方在形式上的精準,

以及東方講求氣韻的精神性。

他將造形回歸到圓與方,

這不只呼應中國傳統「天圓地方」的宇宙觀,

同時也來自於他受到歷史博物館中原始文物的啟發。

他的陶作由雕塑的觀念衍生,

卻保有全然東方的氣質,

這與他在技法和造形追求原始、樸素的概念

有很深的關係。

Artwork Square_0005_Untitled 16-02.jpg

郭旭達

無題 16-02,2016

陶、釉、金屬氧化物H 27 x 27 x 29 cm

SOLD

Artwork Square_0007_Untitled 17-02.jpg

郭旭達

無題 17-02,2017

陶、金屬氧化物、木材H 29 x 29 x 29 cm

NT$295,000

Artwork Square_0002_Untitled 16-09.jpg

郭旭達

無題 16-09,2016

陶、金屬氧化物,H 26 x 41 x 26 cm

SOLD

展覽現場

Artwork Square_0011_Untitled 17-03.jpg

郭旭達

無題 17-03,2017

陶、金屬氧化物、木材H 28 x 27 x 27 cm

NT$295,000

Artwork Square_0008_Untitled 13-05.jpg

郭旭達

無題 13-05,2013

陶、金屬氧化物、木材 H 24 x 35 x 24 cm

SOLD

為了尋找觸動創作靈感的那份原初感動,以及適合自己的創作語言,

郭旭達於是展開了長期的溯源行動,對自然物做各種角度的觀察,並加以繪圖紀錄,尋找「本質」上的形。

郭旭達雕塑作品局部

Artwork Square_0003_Untitled 17-04.jpg

郭旭達

無題 17-04,2017

陶、金屬釉、金屬氧化物、木底座,H 17 x 31 x 28.5 cm

SOLD

Artwork Square_0004_Untitled 13-15.jpg

郭旭達

無題 13-15,2013

陶、釉、木底座H 24.5 x 33 x 23 cm

NT$250,000

T郭旭達,Untitled 16-05,2016,陶、金屬氧化物、木材 Fire

郭旭達

無題 16-05,2016

陶、金屬氧化物、木材,H 41 x 33 x 27 cm

SOLD

Artwork Square_0001_Untitled 13-07.jpg

郭旭達

無題 13-07,2013

高溫陶土、金屬釉 H 22 x 25 x 22 cm

SOLD

郭旭達的創作無涉觀念傳達,只關乎「不斷往內挖掘,直到創作出全然屬於自己到近乎荒謬的作品」。

正因他致力於排除雜音,執抝地溯游而至創意的源頭,才能直抵媒材的真相、情感的昇華、精神的靜謐,

造就跨越潮流而自成一格的當代雕塑。

T郭旭達,Untitled No.2018-7,2018,白陶、釉下彩、透明釉、

郭旭達

無題 No.2018-7,2018

白陶、釉下彩、透明釉、木底座,H 134 x 68 x 46 cm

SOLD

T郭旭達,Untitled No.2018-9,2018,陶、金屬氧化物、木材、

郭旭達

無題 No.2018-9,2018

陶、金屬氧化物、木底座,H 96 x 50 x 69 cm

SOLD

郭旭達_無題 AS-1 Untitled AS-1_2020_(1_2).jpg

「我喜歡順應天性,也特別珍惜創作中的偶發性。」

                                                — 郭旭達

郭旭達

無題 AS-1,2020

烤漆、鋁34 x 46 x 31.5 cm, 12 Ed. + 3 A.P.

NT$280,000

郭旭達紐約工作室

彷彿進入一個無重力的空間

在創作的發想階段,他通常是拿著紙筆端坐在工作室,沈澱之後再沈澱,

最後彷彿進入一個無重力的空間, 裡面漂浮著各種形狀和線條,讓他伸手隨意撮合,或者任它們自由碰撞。

在半自動的狀態下,他的筆能畫出上百種「塗鴉」,直到他對某一個合體感到情有獨鍾,方才罷休。

由於這些作品是潛意識、直覺性的產物,沒有敘述性,

所以他均以「無題」命名,也沒有系列作品,一個個都是獨立存在。

Supporting_P03-20_3.jpg

[展覽現場]郭旭達,無題 P 03-20,2020

郭旭達_無題 P 03-20 Untitled P 03-20_2020.jpg

郭旭達

無題 P 03-20,2020

壓克力顏料、粗麻布/畫布,92 x 213 cm,set of 2

SOLD

郭旭達_無題 P 04-20 Untitled P 04-20_2020.jpg

郭旭達

無題 P 04-20,2020

壓克力顏料/畫布,92 x 213 cm,set of 2

SOLD

平面性、刻意抹除透視空間的手法,將繪畫的物質性還原,由此可見藝術家意在有限的平面當中探索空間的企圖。

在郭旭達的繪畫中,著重於呈現物件與畫布空間的關係,也探索肌理和顏料質地間如何相互映襯。

郭旭達_無題 P 01-19 Untitled P 01-19_2019.jpg

郭旭達

無題 P 01-19,2019

壓克力顏料/畫布,152.5 x 152.5 cm

SOLD

郭旭達_無題 P 01-20 Untitled P 01-20_2020.jpg

郭旭達

無題 P 01-20,2020

壓克力顏料/畫布,152.5 x 152.5 cm

SOLD

郭旭達_無題 P 02-20 Untitled P 02-20_2020.jpg

郭旭達

無題 P 02-20,2020

壓克力顏料/畫布,152.5 x 152.5 cm

SOLD

郭旭達_無題 P 02-19 Untitled P 02-19_2019.jpg

郭旭達

無題 P 02-19,2019

壓克力顏料/畫布,122 x 122 cm

SOLD

20200309_124154.jpg

郭旭達

無題 P 05-20,2020

壓克力顏料/畫布,76 x 76 cm

郭旭達_無題 P 05-20 Untitled P 05-20_2020.jpg

SOLD

郭旭達_無題 P 06-20 Untitled P 06-20_2020.jpg

郭旭達

無題 P 06-20,2020

壓克力顏料/畫布,76 x 76 cm

SOLD

郭旭達_無題 P 07-20 Untitled P 07-20_2020.jpg

郭旭達

無題 P 07-20,2020  

壓克力顏料/畫布,76 x 76 cm

SOLD

[背景]郭旭達紐約工作室

郭旭達_無題 P 201-20 Untitled P 201-20_2020.j

郭旭達

無題 P 201-20,2020

壓克力顏料/畫布,77 x 154 cm,set of 2

NT$630,000

郭旭達_無題 P 207-18 Untitled P 207-18_2018.j

郭旭達

無題 P 207-18,2018

壓克力顏料/畫布,77 x 154 cm,set of 2

NT$630,000

在幾件黑白類似平面繪畫的陶作中,藝術家利用剔花的技法製造出如木刻版畫般的肌理,

當我們相對照幾件不同系列的繪畫作品,便可理解到,郭旭達在探索的是更為本質的繪畫性。

另外,在正四方形的畫布空間裡,郭旭達一改過去將主題置中的構圖,也意在打破觀看的固定視角,

而這種四方都可觀看的視角,不正也回應了雕塑的觀看空間,以及形式如何與空間產生關係的討論?

Detailed_Untitled SW-02_2.jpg

郭旭達,無題 SW-02,2019(局部)

「 錯誤嘗試不是我的創作方式 」

— 郭旭達

20181019_153749.jpg

在他的創作過程中,往往是先經過一連串內在的醞釀階段,

技術則待最後來執行。

他認為,「錯誤嘗試不是我的創作方式」,而是經過一連串密集的冥想,接著縝密的計畫;

他的作品先是呈現一個心像,

接著蛻變成一個實質的形,

他說「最後完成的作品大多是成功的⋯ 因為在尚未著手製作之前,就已太熟悉它了。」

郭旭達紐約工作室現場

Artwork Square_0002_Untitled SW-10.jpg

郭旭達

無題 SW-10,2018

白陶、釉下彩、透明釉,54 x 54 x 9 cm,Ed. 1/2

SOLD

Artwork Square_0003_Untitled SW-03.jpg

郭旭達

無題 SW-03,2018

白陶、釉下彩、透明釉,54 x 54 x 9 cm,Ed. 1/2

SOLD

Artwork Square_0000_Untitled SW-04.jpg

郭旭達

無題 SW-04,2018

白陶、釉下彩、透明釉 ,54 x 54 x 9 cm,Ed. 1/2

SOLD

Artwork Square_0001_Untitled SW-02.jpg

郭旭達

無題 SW-02,2019

白陶、釉下彩、透明釉,54 x 54 x 9 cm,Ed. 1/2

SOLD

利用最原始的技巧去創作最原始的形

從他來到紐約(1992)研習雕塑後,便定期造訪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在那裡,他找到自己創作的核心,也直接影嚮了他今日創作的觀念。

他深深被遠古人類所製最原始的炊具與日常工具,以及他們最原始與直覺的生存方式所吸引,

身處現代的他更與遠古人類日常生存的點點滴滴產生了深刻的共鳴。

郭旭達視他的雕塑製作技巧本身即為一種創作。 他形容它是:「利用最原始的技巧去創作最原始的形」。

對這位藝術家而言,技巧越簡單,越能表達更多的內容。

[左]郭旭達,無題 96-24,1996 [右]黃賓虹,蒼生霖雨

T郭旭達,Untitled 96-24,1996,陶、金屬氧化物 Fired C

「郭旭達的陶瓷雕塑是純粹的,所謂純粹,

我並不意謂純潔或天真的,而是直覺和誠實的。

郭氏的作品直接觸及本質,沒有一絲造作。

它們所呈現的是人體中有機造形的可能性

和他在作品表面上天衣無縫的處理。」

— 逑蒂. 史瓦玆 (Judith S. Schwartz), 博士

郭旭達

無題 96-24,1996

陶、金屬氧化物,42 x 22 x 10 cm

NT$168,000

T郭旭達,Untitled 96-36,1996,陶、金屬氧化物 Fired C

郭旭達

無題 96-36,1996

陶、金屬氧化物,36 x 28 x 10 cm

NT$126,000

T郭旭達,Untitled 96-37,1996,陶、金屬氧化物 Fired C

郭旭達

無題 96-37,1996

陶、金屬氧化物,22 × 26 × 8 cm

NT$95,000

Artwork Detailed_90s_0002_SC-01.jpg

郭旭達作品局部,無題 SC-01,無題 96-07,無題 96-37,無題 96-24

T郭旭達,Untitled SC-01,2000,陶、金屬釉、金屬氧化物 Fir

郭旭達

無題 SC-01,2000

陶、金屬釉氧化物,36 x 26 x 10 cm

NT$158,000

T郭旭達,Untitled 96-07,2000,陶、金屬氧化物 Fired C

郭旭達

無題 96-07,1996

陶、金屬氧化物,31 x 31 x 9 cm

NT$210,000

T郭旭達,Untitled SC-02,2000,陶、金屬氧化物 Fired C

郭旭達

無題 SC-02,2000

陶、金屬氧化物,15 x 22 x 10 cm

NT$95,000

20191206_131023_BW2.jpg

郭旭達 Shida KUO

一件作品「所承載的除了是藝術家的思考之外,應該還要有製作上來來回回的痕跡,

可能是焦慮、可能是瘋狂、也可能是不知所措⋯ 這才能成就一件有靈魂的作品。」

                                                                                                                                — 郭旭達

郭旭達在大學時代習畫,卻因為對形體、材質的感動和好奇而逐漸由畫家轉為雕塑家。移居紐約之後,在經常流連忘返的歷史博物館中觀察到不同民族對同一種形體或材料有著相同的感動,因而察覺到似乎人類在本質上存在著某種「共同性」,於是展開了長期的溯源行動,對自然物做各種角度的觀察,並加以繪圖紀錄。他尋找「本質」上的形,長久下來,他在腦海裡累積了或片斷或不完 全的形,然後在相互衝突當中自由地將它們結合,直到形成一個完整而對他有意義的形體,最後著手將之做成陶雕。

 

近年對建築的興趣驅使他探索建築與雕塑的相似之處,因此近作雖承襲了對原始、樸素造形的一貫追求,但一反過去對遠古的呼應 ,簡潔的線條呈現出更多的現代感和建築感。他也開始嘗試以雕塑家的角度創作平面作品,把主要物件置於畫面中央,並捨棄畫筆而改用畫刀,將繪畫視為雕塑在進行創作。隨著平面作品繽紛的顏色和肌理變化,我們也彷彿看到了藝術家不同的情緒表現。

1959 - 生於台灣

1982 - 學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台北,台灣

1992 - 碩士,紐約大學藝術系,紐約,美國

1993 - 擔任美國紐約大學藝術系兼任教授

2005 - 瑞士日內瓦國際陶藝學會(IAC)之會員

目前生活和工作於紐約

線上展廳文字節錄自藝術評論:

2004 「悟化的陶: 郭旭達的抽象藝術」,逑蒂. 史瓦玆 (Judith S. Schwartz), 博士

2007 「造形的本質: 郭旭達的陶瓷雕塑」,塔德. 海登 (Todd Heyden), 博士

2016 「郭旭達: 游移的線與衍化中的形」,金振寧

2020 「離形去知:郭旭達的藝術創作」,莊偉慈

 更多郭旭達作品

bottom of page